
新聞資訊
《2011中國環境狀況公報》發布 農村環境問題顯現
- 發布時間:2020-12-14 22:19
2011年的監測結果表明,全國環境質量狀況總體保持平穩,但形勢依然嚴峻,面臨許多困難和挑戰。報告顯示,黃河口和北部灣水質良好,膠州灣和遼東灣水質差,渤海灣、長江口、杭州灣、閩江口和珠江口水質極差。
局部地區環境質量好轉
《公報》顯示,令人欣喜的是,“十一五”期間,在能源消費和國民經濟年均分別增長6.6%和11.2%,均超過規劃預期的情況下,二氧化硫排放量、城市和工業領域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分別下降14.29%和12.45%。
2011年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為2499.9萬噸,比上年下降2.04%;二氧化硫排放總量為2217.9萬噸,比上年下降2.21%。
看似微小的數據,卻有著重大的意義——這表明,我國局部地區環境質量持續好轉,環境保護優化經濟發展的作用逐步顯現。
全國城市聲環境質量總體較好。77.9%的城市區域噪聲總體水平為一級和二級,環境保護重點城市區域噪聲總體水平為一級和二級的占76.1%。
《公報》顯示,全國輻射環境質量總體良好。環境電離輻射水平保持穩定,核設施、核技術利用項目周圍環境電離輻射水平總體未見明顯變化;環境電磁輻射水平總體情況較好,電磁輻射發射設施周圍環境電磁輻射水平總體未見明顯變化。
同時,我國生態建設進展較好。截至2011年底,全國已建立各種類型、不同級別的自然保護區2640個,總面積約14971萬公頃,其中陸域面積14333萬公頃,占國土面積的14.9%。
農村環境問題日益顯現
全國地表水水質總體為輕度污染,湖泊富營養化問題突出。長江、黃河、珠江、松花江、淮河、海河、遼河、浙閩片河流、西南諸河和內陸諸河等十大水系469個國控斷面中,Ⅰ至Ⅲ類、Ⅳ至Ⅴ類和劣Ⅴ類水質的斷面比例分別為61%、25.3%和13.7%。
在監測的200個城市4727個地下水監測點位中,優良—良好—較好水質的監測點比例為45%,較差—極差水質的監測點比例為55%。
農村環境問題日益顯現。2011年對全國364個村莊的監測試點結果表明,環境空氣質量達標的村莊占81.9%;農村地表水為輕度污染;農村土壤樣品超標率為21.5%,垃圾場周邊、農田、菜地和企業周邊土壤污染較重。

Copyright ? 上海京晟電器設備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滬ICP備15038463號-1
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 浦西 后臺管理